碳協同效應理論:可持續發展理念和供應鏈思想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已經成為可持續供應鏈內在的核心動力。碳協同效應理論以供應鏈為對象、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強調供應鏈可持續發展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的統一,為可持續供應鏈的形成和發展提供理論基礎。

人類長期面對生存與發展共同的挑戰,如何抉擇始終是一項重大問題,也是困擾可持續供應鏈成長的一項重大問題?!叭伺c自然和諧共生”,已經成為可持續供應鏈內在的核心動力,從而衍生出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新型理論。碳協同效應理論(Theory of synergistic effect of carbon,ToSEC)誕生于可持續發展進程之中,致力于探索解決生存與發展問題的理論方法。

1. 碳協同效應理論思想

可持續供應鏈的形成與發展,離不開供應鏈成員協同低碳的努力行為,以整合的信息、資源和能力培育可持續性。碳協同效應理論以供應鏈為對象、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支持供應鏈成員更加科學合理地規劃與實施降碳減排計劃,致力于以供應鏈碳協同效應創造健康價值、集聚生命動能、助力可持續發展??沙掷m供應鏈碳協同效應理論,以協同低碳的原動力驅動供應鏈可持續發展(如圖1所示)。

碳協同效應理論(Theory of synergistic effect of carbon)以供應鏈為對象、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支持供應鏈成員更加科學合理地規劃與實施降碳減排計劃,致力于以供應鏈碳協同效應創造健康價值、集聚生命動能、助力可持續發展。

碳協同效應理論:可持續發展理念和供應鏈思想
圖1? 碳協同效應理論

(1)協同低碳創造健康價值

面對環境污染造成的健康損失,碳協同效應理論致力于以協同低碳創造健康價值,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人的健康和系統的健康。在可持續發展目標驅動下,供應鏈成員協同低碳努力水平(level of effort,LOE)與碳減排量(carbon footprint reduced,CFR)成正比,即LOE∝CFR。供應鏈成員協同低碳努力獲得的碳減排量越多,越有助于提高生態效益、創造健康價值,從而喚醒更高的協同低碳努力水平。

在供應鏈成員協同低碳過程中,會持續更新碳匯(carbon sink)、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arbon capture, use and storage)等可持續技術,以更好地提高供應鏈協同低碳效應。供應鏈效率、效益和效能的持續提高,有助于更加充分地整合供應鏈信息、資源和能力,形成“1+1>2”的涌現性。隨著供應鏈健康價值的提升,可持續性在供應鏈襁褓中逐漸孕育、成長、成熟,可持續供應鏈開始萌芽。

(2)健康價值集聚生命動能

健康價值就是指通過供應鏈協同低碳行為改善人的健康狀態和系統的健康狀態所獲得的健康績效,可以表示為所獲健康績效與投入費用之間的效費比(benefit-cost ratio,BCR),即BCR=健康績效/投入費用。隨著供應鏈可持續性的成長和健康價值的提高,不僅驅動著人的健康狀態和系統的健康狀態持續改善、效費比持續提高,而且驅動著供應鏈生命動能持續集聚、持續增強。

人的健康狀態和系統的健康狀態的持續改善,有助于更加充分地挖掘供應鏈潛能和健康價值,以集聚的生命動能增強供應鏈生命力。碳協同效應有效提高了供應鏈成員協同低碳努力水平,形成健康價值與生命動能“雙輪驅動”的新格局,低碳、低浪費特征開始融入供應鏈全員、全過程、全要素。供應鏈協同低碳創造的健康價值強化了碳協同效應,即以強烈的使命感履行好供應鏈成員的企業社會責任。

(3)生命動能助力可持續發展

在以健康價值集聚生命動能過程中,供應鏈持續構筑可持續性內核——生命動能,并依托持續增長的生命動能孕育可持續性。隨著可持續性內核的延伸與拓展,供應鏈開始播下高責任心、高透明度的種子,驅動供應鏈踏上可持續發展之路。在生命動能助力可持續發展過程中,供應鏈成員由被動的協同低碳行為轉化為主動的集聚生命動能行為,即將外在的推動力轉換成內在的原動力。

隨著供應鏈生命動能的持續增強,供應鏈原動力從協同低碳轉換為生命動能,帶動著協同低碳和健康價值持續運營。供應鏈成員共同注入可持續發展生命動能的努力行為,描述了碳協同效應理論獲取持久生命動能的理想目標,揭示了碳協同效應理論持久蓄能的協同思想。碳協同效應理論始終以人的健康和系統的健康為中心,始終以碳協同效應構筑可持續性內核,始終以生命動能孕育可持續性。

2. 碳協同效應理論內涵

可持續供應鏈碳協同效應描述了可持續發展“三輪驅動”結構,即協同低碳→健康價值→生命動能,揭示了碳協同效應理論內涵在于供應鏈可持續發展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的統一。碳協同效應旨在為供應鏈可持續發展培育健康的生態環境,使可持續性在供應鏈襁褓中逐漸孕育、成長、成熟。

(1)系統性

碳協同效應理論的系統性(systematicness)強調供應鏈是一個層次分明、邏輯關系清晰的整體。以服裝供應鏈為例,棉花經過紡紗、織造、印染、裁剪等工序后最終以成衣進入消費端,服裝供應鏈將處于不同區域的棉花生產商、布料生產商和服裝生產商聯成一個整體(如圖2所示)。碳協同效應理論強調可持續性孕育、成長、成熟的系統性,強調供應鏈全員、全過程、全要素的協同。

碳協同效應理論:可持續發展理念和供應鏈思想
圖2 ?服裝供應鏈

碳協同效應理論的系統性突出了有價值的產品、服務、信息或數據從源頭供應商到終端消費者的一體化,正向供應鏈與逆向供應鏈的集成化以及可持續性增長的漸進與躍進的統一性。在可持續發展目標驅動下,供應鏈成員協同低碳的努力行為需要借鑒系統性思維,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整體性推進,更加科學地構筑可持續性內核,依托持續增長的生命動能孕育可持續性。

(2)整體性

根據系統論觀點,整體性是系統性最重要的性質。碳協同效應理論的整體性(wholeness)強調供應鏈的不可分割性。在供應鏈碳協同效應分析過程中,可以綜合考慮每一個成員的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Chinese 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CCER)、富裕碳配額、碳減排量等(如圖3所示),用于觀察分析“1+1>2”的涌現性。碳協同效應理論強調可持續性孕育、成長、成熟的整體性,強調供應鏈結構、功能和行為的涌現性(emergent properties)。

碳協同效應理論:可持續發展理念和供應鏈思想
圖3 ?供應鏈成員協同低碳效應

碳協同效應理論的整體性突出了多層次、多角度、全方位提供解決方案的努力行為,致力于以協同低碳從舊質動能中獲得“整體大于部分之和”的新質動能,以涌現性推動供應鏈原動力從舊質生命動能向新質生命動能轉換。供應鏈每一個成員、每一個環節碳協同效應的疊加,致力于獲得CCER、富裕碳配額、碳減排量等各自疊加的“1+1>2”的涌現性,持續以新質生命動能推動供應鏈可持續發展。

(3)協同性

碳協同效應理論的協同性(cooperativity)強調供應鏈成員之間的協作、協調和協同。供應鏈成員協同低碳的努力行為,不僅體現在以碳減排量計量的運營環節,而且體現在CCER和富裕碳配額交易環節。在碳交易市場,供應鏈成員之間進行CCER和碳配額交易(如圖4所示),以提高整個供應鏈碳協同效應。碳協同效應理論強調可持續性孕育、成長、成熟的協同性,強調供應鏈成員之間的碳協作、碳協調和碳協同效應。

碳協同效應理論:可持續發展理念和供應鏈思想
圖4 ?供應鏈成員之間的CCER和碳配額交易

碳協同效應理論的協同性突出了供應鏈成員之間的合作意識和合作意愿,以協調一致的協同低碳努力行為創造健康價值、集聚生命動能、助力可持續發展。碳協同效應理論充分挖掘了供應鏈成員之間的戰略伙伴關系,致力于以長期的可持續的伙伴關系激發碳協同效應、激活新質生命動能孕育可持續性、激勵協同低碳的努力行為,使碳協作、碳協調和碳協同演化為內在的自覺自愿的可持續行為。

3. 碳協同效應理論框架和方法論

碳協同效應理論以供應鏈為對象、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認為可持續性的孕育、成長和成熟過程離不開供應鏈成員協同低碳的努力行為。碳協同效應理論強調供應鏈可持續發展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認為碳協同效應受宏觀的經濟、社會和環境因素以及微觀的供應鏈結構、功能和行為因素影響。從碳協同效應理論視角抽象框架、具象方法論,需要深入觀察分析碳協同效應理論與框架和方法論的關系(如圖5所示)。

碳協同效應理論:可持續發展理念和供應鏈思想
圖5 ?碳協同效應理論與框架和方法論的關系

(1)碳協同效應理論框架

碳協同效應理論融入可持續發展理念和供應鏈思想,構建了一個以解決生存與發展問題為目標的體系。在理解和認識供應鏈戰略伙伴關系的基礎上,碳協同效應理論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構筑可持續性內核,助力新質生命動能孕育可持續性。因此,碳協同效應理論框架可以概括為激發(stimulate)—激活(activate)—激勵(incentive)三部分,簡稱SAI框架。借鑒亞馬遜的“飛輪理論”,可以構建如圖6所示的碳協同效應理論框架。

碳協同效應理論:可持續發展理念和供應鏈思想
圖6 ?碳協同效應理論框架

第一,激發碳協同效應

碳協同效應理論以長期的可持續的伙伴關系激發碳協同效應,以提高供應鏈成員協同低碳努力水平。供應鏈成員之間的戰略伙伴關系,奠定了供應鏈信息、資源和能力整合的基礎,成為激發碳協同效應的力量源泉。在可持續發展目標驅動下,供應鏈成員以碳協同效應創造健康價值、集聚生命動能、助力可持續發展。

第二,激活新質生命動能

碳協同效應理論以協同低碳創造的健康價值激活新質生命動能,集聚可持續性孕育、成長和成熟的新生力量。供應鏈碳協同效應創造的健康價值,以可觀測、可感知、可視化的特性而成為集聚生命動能的新質驅動力。碳協同效應理論構筑的可持續性內核,向內集聚生命動能、向外釋放可持續發展力量。

第三,激勵協同低碳努力行為

碳協同效應理論以持續改善的健康狀態和持續提高的效費比激勵協同低碳努力行為,使碳協作、碳協調和碳協同演化為內在的自覺自愿的可持續行為。碳協同效應源自供應鏈成員協同低碳的努力行為,只有目標、意愿保持一致才能轉化為一致的行為,才能深刻影響可持續性的孕育、成長和成熟。

(2)碳協同效應理論方法論

眾所周知,方法論(methodology)就是關于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方法的理論,即人們用什么方式、方法觀察事物和處理問題。從方法論視角看,碳協同效應理論貫穿供應鏈可持續性孕育、成長、成熟全過程,致力于將外在的推動力轉換成內在的原動力。碳協同效應理論方法論,就是體驗(experience)—測度(measure)—溝通(communicate)方法的集合,簡稱EMC方法論。

第一,體驗:激發碳協同效應方法

碳協同效應理論提供了一套科學的用戶體驗度量方法,幫助供應鏈成員測量與評價碳減排量和健康價值,以可觀測、可量化的方式滿足供應鏈成員體驗度量需求。用戶體驗度量方法能夠以可信可靠、可持續性的用戶體驗激發供應鏈碳協同效應,為持續改善健康狀態、提高效費比集聚生命動能。

第二,測度:激活新質生命動能方法

碳協同效應理論提供的用戶體驗度量體系,能夠有效測量健康狀態改善程度和效費比增加值,有助于更加精準地觀察分析供應鏈可持續性變化,以科學的測度激活新質生命動能。供應鏈可持續性測度方法的應用,使新質生命動能有了可觀測、可量化的方式,為適時激活新質生命動能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第三,溝通:激勵協同低碳努力行為方法

在碳協同效應理論框架中,改善的健康狀態和提高的效費比成為激勵協同低碳努力行為的直接動力,但是供應鏈成員之間仍然需要圍繞可持續發展目標進行有效溝通。碳協同效應理論建立的溝通機制,為供應鏈成員之間的協作、協調和協同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有助于更好地激勵供應鏈協同低碳努力行為。


碳協同效應理論有效融合了可持續發展理念和供應鏈思想,為可持續供應鏈形成和發展提供了理論基礎。碳協同效應理論以供應鏈可持續發展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描述了新舊動能轉換的過程,即協同低碳原動力→舊質生命動能→新質生命動能。碳協同效應理論的SAI框架和EMC方法論,分別從抽象和具象的視角描述了激發碳協同效應、激活新質生命動能、激勵協同低碳努力行為的有效途徑和方法。

【聲明】本文由 林度空間 發布,所涉及言論僅代表作者觀點,若有侵權或違規信息,請聯系我們處理。除非另有說明,可自由分享(轉載)本文內容,但必須保持署名、涉及商業用途應獲得原作者授權。
網址引用: 林度空間. 碳協同效應理論:可持續發展理念和供應鏈思想. 思謀網. http://www.sjhs123.com/view/10102.
(4)
林度空間的頭像林度空間專欄作者

相關閱讀

欧美日韩视频在线第一区